雄安修订印发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
企业注册“共享地址”,业务发展“轻装上阵”
近日,雄安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修订印发《经营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(试行)》。这一创新举措允许多个经营主体以一家托管机构的住所(经营场所)地址作为住所(经营场所)登记,并由该托管机构提供住所托管服务,帮企业降低了注册成本,为企业“轻装上阵”、快速开展业务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雄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(资料图片)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摄
“集群注册登记是一种创新的经营主体注册登记模式。”雄安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罗灿介绍,与以往企业进行注册登记时需要提供独立的实体办公地址证明不同,集群注册登记允许多个企业共享托管机构提供的同一注册地址,实现“一址多照”,形成经营主体集群集聚发展的良好生态。
据了解,随着雄安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速度不断加快,大批企业正奔赴未来之城。为了抢抓机遇,不少企业希望一到雄安就能快速开展业务。然而,寻找办公场地、进行注册登记等事项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,成为企业的一大“痛点”。
集群注册登记能够为企业解决这一“痛点”。根据《经营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管理办法(试行)》,托管机构可以为集群注册经营主体提供住所(经营场所)登记,并为其代理签收法律文书、公函、邮件及提供联络等服务,这就使得企业不必“东奔西走”,能够快速安家、快速启动运营,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。
来自北京的创业者贾雪健对集群注册登记感触颇深。他把创办的公司从北京迁移到雄安时,选择了集群注册登记方式,在雄安自贸大厦内迅速完成了河北雄安雄川科技有限公司、河北雄安雄达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的注册登记,随后便立即开始了业务经营。
“集群注册登记比常规的注册登记方式减少了大量时间,工作人员的服务非常周到,不仅帮我们完成注册登记,还帮我们对接税务、投促、市场监管等部门,为我们快速实现业务拓展提供了极大助力。”贾雪健说。
集群注册登记的推行,既释放了场地资源、促进了产业集聚,又以标准化、规范化的服务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,激发了经营主体的活力。“目前,雄安新区已有9处场所可以让企业通过集群注册登记方式快速落户,包括雄安自贸大厦、雄安商务服务中心、中交未来科创城等。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政策见实效,助力更多企业顺畅落户、安心投资。”罗灿说。



评论 (0)